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3篇
  免费   1547篇
  国内免费   869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238篇
地球物理   308篇
地质学   3077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34篇
自然地理   6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镇化本质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关键是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化。首先,本文从理论上构建出农民城镇化意愿的二元logistic模型;其次,选取我国中部地区安徽皖南芜湖县、皖北临泉县作为典型案例地进行实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上,典型县域农民城镇化意愿相对较强烈(75.01%);②个体特征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均对安徽典型县域农民城镇化具有十分显著影响,其中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总收入、学龄儿童、政府就业政策及教育政策等对农民城镇化意愿产生显著正向效应;务工年限、城里社会关系等也对农民城镇化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但显著性程度相对不高;而农民年龄、户籍社保制度对农民城镇化意愿产生显著负向影响。③最后,从增加城镇就业岗位、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深化改革社保制度及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农民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创新型企业作为塑造创新地理格局的重要力量,其区位选择的外部特征及内在机理亟须予以系统化研究。基于对安徽省创新型企业的细分行业与空间建库,采用核密度估计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细分行业下的创新型企业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安徽省创新型企业类型以先进制造和自动化为主,并以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为辅;(2)创新型企业空间集聚的不均衡特征显著,呈现出“一核一带多节点”的集聚分布特征,且合肥、芜湖是两个重要集聚区;不同细分行业视角下创新型企业的空间分布形态各异,可归纳为点-轴式、极核式、双核式及多核分散式等4种空间组织形态。(3)创新型因子对于创新型企业的空间集聚最为重要,但传统型和政策型因子的重要性仍不容忽视。其中,产业基础、人力资本、创新投入是最核心的因素,但各行业创新型企业的影响因素作用力则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3.
凡炳文  仲复捷 《地下水》2020,(1):83-87,254
选择甘肃省临洮县洮惠渠灌区为试验研究区,通过直接观读、自动监测等技术手段,获取试验灌区的引水量、退水量、土壤墒情、降水量及蒸发量等水文基础数据。以水文监测基础数据为依据,采用引排差法、水分平衡法等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农业灌溉耗水系数试验研究。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灌区灌溉期平均耗水系数为0. 730,典型地块灌溉期平均耗水系数为0. 671,2016年试验灌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3. 0%~26. 3%,总体上属轻度干旱年份。该研究成果可为甘肃陇中黄土高原区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汪青松  张顺林  张金会  张家嘉  尤淼 《地质学报》2020,94(10):2965-2977
郯庐断裂带南段的皖东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多为厚覆盖区,找矿难度大。由于控矿条件难以调查清楚,缺乏具有区域特色的勘查理论指导,区内金矿勘查长期没有取得突破成果。笔者依托五河金矿整装勘查项目,进行了区域重磁异常特征和成矿规律分析研究,发现皖东北地区北东- 北北东向重力低异常具有弧形条带特征,并以郯庐断裂带为界,大致具有旋转对称性。重磁异常保存印支期构造格架痕迹信息,反映了郯庐断裂带南段时空演化特征,显示了北东- 北北东向主要断裂构造具有继承性,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继续活动,控制白垩纪“红层盆地”和燕山期成岩成矿作用。中低温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和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是皖东北地区主要矿床类型,均受继承性断裂构造控制。结合郯庐断裂的演化特征,利用物探成果引领地质理论创新,提出了郯庐断裂带南段矿床的“继承性断裂构造控矿模式”。根据继承性断裂构造形成机理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总结了矿化蚀变构造带的物探异常标志,解决了皖东北覆盖区成矿预测与找矿靶区圈定难题,在五河金矿整装勘查区应用取得了重要找矿成果,圈定6个金矿找矿靶区,得到了钻探验证,已发现中型规模金矿床2处、小型3处,估算潜在资源量可达特大型规模,实现了安徽省境内郯庐断裂带金矿找矿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超大陆演化是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华北克拉通与不同地质历史时期超大陆汇聚与裂解的联系对反演华北克拉通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中段的原划分为辽河群地层中首次识别出一套早古生代沉积建造。这套沉积建造与华北克拉通以浅海相的碳酸盐岩为主的早古生代沉积并不一致,以发育大量的陆源碎屑沉积为特征。我们对2件细砂岩分别进行了锆石LA-ICP-MS和SHRIMP U-Pb定年。定年结果显示,2件样品的最小年龄分别为~482Ma和~498Ma,反映了它们的最大沉积时代。2件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介于1600~500Ma,缺乏亲华北的物源信息,表明它们的物源主要来自于华北之外。2件样品年龄谱中最重要的峰值出现在格林威尔期和泛非期,表明华北克拉通曾与罗迪尼亚超大陆和冈瓦纳大陆存在联系。格林威尔期碎屑锆石可能来自于罗迪尼亚超大陆时期波罗地古陆物质在华北克拉通东缘的再循环;泛非期碎屑锆石可能来自于东冈瓦纳大陆的北缘造山带。  相似文献   
6.
The Beetaloo Sub-basin, northern Australia, is considered the main depocentre of the 1,000-km scale Mesoproterozoic Wilton package of the greater McArthur Basin – the host to one of the oldest hydrocarbon global resources. The ca. 1.40–1.31 Ga upper Roper Group and the latest Mesoproterozoic to early Neoproterozoic unnamed group of the Beetaloo Sub-basin, together, record ca. 500 million years of depositional history within the North Australia Craton. Whole-rock shale Sm–Nd and Pb isotope data from these sediments reveal sedimentary provenance and their evolution from ca. 1.35 to 0.85 Ga. Furthermore, these data, together with shale major/trace elements data from this study and pyrolysis data from previous publications, are used to develop a dynamic tectonic geography model that links the organic carbon production and burial to an enhanced weathering of nutrients from a large igneous province. The ca. 1.35–1.31 Ga Kyalla Formation of the upper Roper Group is composed of isotopically evolved sedimentary detritus that passes up, into more isotopically juvenile Pb values towards the top of the formation. The increase in juvenile compositions coincides with elevated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contents of these sediments. The coherently enriched juvenile compositions and TOC the upper portions of the Kyalla Formation are interpreted to reflect an increase in nutrient supply associated with the weathering of basaltic sources (e.g. phosphorous). Possible, relatively juvenile, basaltic sources include the Wankanki Supersuite in the western Musgraves and the Derim Derim–Galiwinku large igneous province (LIP). The transition into juvenile, basaltic sources directly before a supersequence-bounding unconformity is here interpreted to reflect uplift and erosion of the Derim Derim–Galiwinku LIP, rather than an influx of southern Musgrave sources. A new baddeleyite crystallisation age of 1,312.9 ± 0.7 Ma provides both a tight constraint on the age of this LIP, along with its associated magmatic uplift, as well as providing a minimum age constraint for Roper Group deposition. The unconformably overlying lower and upper Jamison sandstones are at least 300 million years younger than the Kyalla Formation and were sourced from the Musgrave Province. An up-section increase in isotopically juvenile compositions seen in these rocks is interpreted to document the progressive exhumation of the western Musgrave Province. The overlying Hayfield mudstone received detritus from both the Musgrave and Arunta regions, and its isotopic geochemistry reveals affinities with other early Neoproterozoic basins (e.g. Amadeus, Victoria and Officer basins), indicating the potential for inter-basin correlations.  相似文献   
7.
关于山东省地热尾水回灌试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地热水开采利用过程中造成诸如水位下降、热流体排放引起的热污染和化学污染等问题,通过开展地热尾水回灌试验研究,认为在开采深层的地下热水资源的同时,必须进行人工的回灌补源,山东省通过在德州、东营、济南等地开展地热尾水回灌试验工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冰川擦痕在冰川遗迹的判断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中以槽谷岩壁擦痕与冰碛砾石擦痕最为明显。槽谷岩壁擦痕具有细长密集、近似平行的特征;冰碛砾石擦痕具有短粗稀疏、方向杂乱的特征。除此之外,还有弧形擦痕、逆冲擦痕、新月形凿口、新月形裂纹、新月形裂口、颤痕等刻蚀遗迹的配套产出。经对比分析,蒙山发育的擦痕与四川海螺沟现代冰川谷内的擦痕具有完全的一致性,因此进一步确定了蒙山擦痕的冰川成因。  相似文献   
9.
自2015年6月以来,在山东滕州荆泉水源地范围内连续发生多起岩溶塌陷。通过研究区域地质条件,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发育的浅层开口岩溶洞隙的存在,一定厚度的松散覆盖层及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是该区产生岩溶塌陷的基本条件。阐述了岩溶塌陷形成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得出长期过量抽采岩溶水是区内岩溶塌陷的主要因素,合理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是预防岩溶塌陷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铜井式铜金矿(包括铜井铜金矿、金场铜金矿)是鲁西地区发现和开采最早、矿化最普遍的矽卡岩型铜金矿。该文通过矿床的He-Ar同位素测试分析,并结合前人的H,O,S,C稳定同位素分析和年代学测试结果,对铜井式铜金矿成因及成矿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认为,铜井式金矿主要形成于燕山晚期(128~121Ma),黄铁矿中流体包裹体的~(3 )He/~(4 )He值为0.112 9~0.120 9R/Ra,高于地壳物质值,低于典型地幔物质值;~(40 )Ar/~(36 )Ar=364.1~458.0,高于大气值,低于地幔值,成矿流体中存在来源于地壳的放射成因Ar;~(4 )He/~(40 )Ar=1.16~3.433,平均2.296 5,略高于地幔值(1.36~2.23),低于典型地壳值(6.4),表明成矿流体中存在地幔He,Ar;同时有地壳He,Ar加入。综上认为,矿床成矿物质和流体具有深源特征,应来自地幔或下地壳,金成矿主要是与燕山晚期浅成—超浅成中酸性侵入岩有关,这些侵入体在侵位过程中与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